第一周升旗仪式——做有学术研究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2020-09-02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大家新学期好!

华育中学传统的德育课堂“国旗下演讲”因为新冠疫情暂停了半年,从本学期开始,又与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做有学术研究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在开学典礼上,李校长做了华育学生要为学校成为一流学术型、创新型初中而努力拼搏的致辞。我们定义的一流学术型、创新型初中,就是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一系列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在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业基础、个性潜质、爱好追求的基础上,展开学术交流和多样创新。我想这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华育中学当下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更加是华育有这样的责任和使命感,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储备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并期待将来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对同学们而言,从当下讲,需要你们努力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并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从而进入更高一个层面的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通道。从未来讲,需要你们作为创新人才立足于大量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创新意识和进行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实践,从而推动我们社会的进步。

比如,目前火热的5G,而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的一位教授的一篇数学基础论文,而十年后变成全世界的5G熊熊大火蔓延之势不可阻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发表的一篇钻石切面可以散射无线电波的论文,20年后美国根据此论文表述的技术原理,造出了世界首款F22隐形飞机;我国吴仲华院士于上世纪50年代初创造性地建立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基本方程组的“吴氏通用理论”,至今仍然在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和其他叶轮机械的研制中,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化学的分子科学进步,人类合成材料可能由计算机进行分子编辑来完成,这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技术革新和发展。

今天我们来谈建构学术型和创新型的学校特别有意义。创新这个词时常在耳畔响起,从创新型国家到创新型社会,从创新型大学到创新型企业,似乎在我们周围处处都在创新,处处都能创新。但是,创新的源泉和推动力从何而来?其实就是基础研究,包括基础数学研究,基础材料学研究,基础分子学研究等,这方面我们不是做了很多,而是做的太少了,只有少量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来不得半点浮夸之风,必须脚踏实地。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能打出几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包括时速350千米且里程达3.5万公里占世界60%的高铁;被称为基建狂魔的造桥技术,世界大桥前10名中国独占8个,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近几年无纸化货币流通和电商的风生水起。但是同学们可知道被称为工业心脏的芯片我国每年进口为3000亿美元,超过石油进口额,且高端芯片无法国产。你们是否还知道90年代后期日本在美国制裁下,转型到半导体材料的基础性研究,而今站在了材料半导体这一食物链的顶端,尤其在硅晶圆、光刻胶、模压树脂等重要原材料上起到绝对的领导作用和垄断地位。

同学们,作为初中的你们,目前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将来的研究方向也不太成熟,但是通过学校新的发展规划,相信能助力你们认清自己的发展基础,坚定自己的发展追求,突破自己的发展高度。做有学术研究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最后我想说,既然孔子的儒学能在中国存在几千年,点燃了当时的哲学、文化、创造之火;文艺复兴能重新燃起欧洲中世纪黑暗之后的文明之火,牛顿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造就了现代工程之火;特斯拉的交流电、飞机、汽车等创新之火,在美国大地上能熊熊燃烧了100多年后,成为现在整个世界的科技领导者。

那么肩负未来开拓者的你们,从现在起,不妨在学校构建一流学术型、创新型初中的同时,思考自身发展、学校文化、未来趋势和国家需要。二十年后,用你们的笔,用你们的学问、用你们的思想,用你们研究出的理论与技术成果,引领社会前进,为祖国的进步助力,为祖国强大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