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意志——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列访谈之四

2009-01-12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1月11日,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列访谈第四场继续在新华网举行。本场访谈的主题是“从党的十七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参加访谈的嘉宾有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和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杨晓明。

  《规划纲要》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主持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规划纲要》中,将如何体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意志?

  张力:整个《规划纲要》制定的着眼点、立足点都是瞄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如果回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提出,我们不难看出,它实际上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全面思考,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这样的要求的。这个建设目标之所以以前没有这么急迫地提出,而现在却突然呈现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原因在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奋斗,我国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口受教育年限不过4年多一点,而现在基本达到了8年半左右。所以,我们现在才有资格站在世界竞争的大舞台上,提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高书国:人力资源强国主要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规模、开发水平和开发质量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我们曾经按照人力资源强国的13项指标作了一个调查,中国排在第13位,中国从解放初的文盲大国,到改革开放初的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以及到现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不断提高,使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既具有很强烈的需求,也具有很重要的可行性。在研究制定《规划纲要》的过程中,专家们确定了三个方面的主要目标:一是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二是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三是基本建成人力资源强国。这三项目标是浑然一体、紧密联系的。至于这三大目标的提出,我想实际上是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重点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是到2012年,基本能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第二步是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能够达到85%以上,而高等教育的普及达到40%以上,也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差距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七大措施保障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实现

  主持人: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规划纲要》中将会有哪些保障性措施?

  高书国:一是要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巩固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使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1%以下。

  二是以就业为主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对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达到更高的水平。

  三是积极稳妥地发展高等教育,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

  四是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我认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两个轮子驱动:一个驱动是使在校的学生或者新增的就业人员达到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希望那时候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到13年;另一个驱动就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使现在受教育比较低的劳动者通过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不断提高其技能水平、科技水平。

  五是要抓住城乡间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使农村和城市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更均衡。

  六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这方面中央已经有了很大决心,我们建议能够在2012年时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总额至少占全国GDP的4%,2020年投入的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

  七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水平。所以,这次《规划纲要》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问题。

  主持人:近日,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个问题广大网友也很关注,他们关心如何才能确保地方全面落实国务院的要求?

  张力:我觉得,国务院现在决定对农村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这个措施说明政策是有重点的,优先解决什么问题是有战略性考虑的。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如何确保它的执行问题,执行肯定是要先划定教师整个队伍群体的边界,至于有些是属于混合的教师,既有高中又有初中,将来政策如何执行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另外,我觉得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所负担的比例和地方财政配套的比例,一定要落实到位,使得一个好的政策出台能够真正让教师得到实惠。所以,我认为将整个政策的执行置于非常公正、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当中来,确保国家拨款能够踏踏实实地落在实处是很重要的。

  以质图强打造支撑人力资源强国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主持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下,各位嘉宾都关注教育哪个领域的问题,各自都有什么样的建议?

  杨晓明: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说大学都是千校一面,所有的学校都朝一个方向发展,所以我认为《规划纲要》首先应该把学校进行分类,什么样的大学是好大学,这方面没有一致的评价,如果说所有的学校都向北大、清华看齐,那肯定是不行的。

  高书国:我现在正在给教育部写一个关于“以质图强”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报告,主要就是如何能够提升教育发展的水平、质量以及每个学生的培养质量,这是今后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把党的教育方针在这次《规划纲要》中变成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的目标,使学生真正具有合作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和劳动者在21世纪的未来国际竞争当中具有优势,这样才能小河流水大河满,才能使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得以实现,真正使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张力: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要求来看,我一直认为这是党中央的政治决策,尽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迫切愿望,但是要把它作为一个国家的意志、作为政治决策来看待的话,我们就不难看出,实际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使命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而是全社会的。另外,我们什么时候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不是我们自己来看的,而是让我们的竞争对手来看的。我们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最坚实所在,就是打造一个能够支撑人力资源强国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而这样的体系要让人民群众感到满意,要让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教育体系中感到放心,要让这些孩子接受了我们这样的教育后找到工作,能够成为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但是要说2020年一下子就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恐怕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所以我们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打好基础,这就要看今后的12年,这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所以,党中央、国务院想要在关键时期出台一个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规划纲要》,就是着眼于这样大的目标,这样大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路并不是仅仅对个体学习者而言的,它对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整个民族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