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学期讲座-《同呼吸 共命运 拨迷雾》

2013-11-21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讲座名称] 同呼吸 共命运 拨迷雾
[主讲教师] 修光利
[针对年级] 预初
[开设时间] 第9周周二下午15:00-16:15
[开设地点] 第二报告厅

同呼吸共命运1.jpg


同呼吸共命运2.jpg


同呼吸共命运3.jpg


讲座-同呼吸 共命运 拨迷雾1.jpg


[听后感]
    在中国这片美丽的蓝天下,许多的时候总笼罩在一片灰蒙蒙之中,那也许说明就是有雾霾了,我们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就像生命一样珍贵。科学家曾经测量过一个人可以3天不喝水,5天不吃饭,但是离开了空气1分钟就会死亡。但在雾霾的侵袭下,我们无时无刻吸入的都是灰尘,颗粒物,细菌等等。这是对我们生命的威胁。雾霾天气使这些有害物质伏在空气中。解决问题,刻不容缓。我想,我也一定会保护环境。和父母出行时,能乘公共交通的尽量绿色出行,此外,我会多多种植盆栽,为美好的上海,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此,我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再污染环境了,那样,所有人的生命都会被雾霾所挑战!(17届 潘婧怡)
    星期二, 我参加了《同呼吸 共命运 拨迷雾》讲座, 学习到了许多关于雾霾的知识,认识到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雾霾问题的严重性,下面让我谈谈我的感想。
    空气本身本应是清新的, 是所有生命需要的必备品。但是如今的科技该空气带来了严重污染。比如汽车和排放废气的工厂,是毁掉空气的罪魁祸首。 我觉得, 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来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如果人人都每天做这些事,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蓝天!”:
  1、尽量少乘坐私家车,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最好是低碳环保的模式, 比如地铁, 更好的是骑自行车, 还能强身健体。
  2、在春节期间许多人会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 这会给空气带来巨大的污染, 在春节期间我们应该尽量少燃放烟花爆竹。 
    这就是我的讲座听后感, 我会尽量保护空气,为保护空气, 使得我们在未来不至于带着防毒面具呼吸!(17届 武帅辰)
    周二下午,讲座如期举行。主讲老师修光利——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通过一项项数据向我们展现了种种严重的雾霾天气。那扣人心弦的数据使我们惊奇不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地就开始出现不同状态的恶劣天气。如今,国外的空气质量大多已变得清洁,而国内的空气质量却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北京,整个十月有一半都为重度污染;在上海,空气娃娃的头发常为红色……
    我沉思着,是什么使国外的大城市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该百年如此巨大,又是为什么在世博会,奥运会时,空气质量那么好。或许这不只是国家气象局工作人员所要做的,这是每个人要从身边做起的。只要少开一天车,多走一步路,就能做一点贡献。(17届 季昕瑶)
    10月29日,我参加了一个讲座,主题为《同呼吸共命运拨迷雾》。老师讲解了很多关于雾霾的知识。听完讲座后,我就呼吁爸爸乘坐公共交通,也动员身边的家人和同学坚持养护一些绿色植物,这样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更多一些。我还告诉亲戚朋友们,一次性用品也要少用,如果每个人都少用一次性用户的话,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最后,我还想提个建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无车日”——每个星期选一天不要开车,这样就能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生存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17届 何嘉音)
    这是我来到华育后第一次听讲座,感到受益匪浅。主讲老师是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修光利老师,他的演讲十分精彩。很感谢他能给我们做出这样一个精彩地演讲。讲座的开始以生动的语言像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十面“霾”伏。接着,又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雾霾,什么是PM2.5。他甚至带来了一台测试机,让我们大开了眼界。然后,老师也告诉了我们一些关于防范雾霾的方法。同时,他也用提问和生动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为之称赞,再次感谢修光利老师。 (17届 阮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