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名称] 来自星星的你——走进孤独症儿童
[讲座教师] 李婧熔
[针对年级] 初二
[开设时间] 第18周周二15:05-16:15
[开设地点] 初二3班教室
[讲座简介]
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无法和这个世界友善地交流;他们,也许孤独,却那么闪光;他们,也许自闭,却需要我们的关爱……了解“孤独症”儿童,走进他们的世界。

[听后感]
周二我聆听了“来自星星的你——走进孤独症儿童”的讲座。老师以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孤独症又名自闭症,离我们并不遥远,并纠正了我们以前对于孤独症的种种误区,如:孤独症并不是不与人交流那么简单,而是有多种形式——不能直视别人的眼睛、不能学会语言或不能明白语言的第二层意思、脾气暴躁、对肢体语言有抵触及对特定事物的强迫症等。另外,虽然离坎纳发现并命名孤独症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人们还不是很清楚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所以它也是终身无法治愈的。因此,不管在哪个方面,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孤独症这个群体的关爱和保护、对于这种病症的理解与治愈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6届 顾一吟)
听了这个讲座,我知道有这样一群孩子,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不盲,却对周围视而不见;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律生活,不与人交流,他们被称作“孤独的天使”、“星星的孩子”……他们就是自闭症患儿,一群需要全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所以我们应该给与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关爱。当我们发现有些人表现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时,我们不能取笑或责骂他们,而应给与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得到人们的帮助,融入社会,与正常孩子同享一片蓝天。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自闭症患儿总有一天能够走出疾病困扰,重获新生,重拾欢颜,从此不再孤单!(16届 邵凯诚)
元旦期间我看到一则彭妈妈做的公益广告-永远在一起,这里面有些孩子就有这次讲座提到的孤独症。听了讲座以后再看,我感触特别深。里面的这群孩子是艾滋病感染者,由于受到歧视,所以他们大多都有孤独症。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叫高俊,画面中06年中的他孤独,不与人沟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他的目光是呆滞的,无力的看着窗外。他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彭妈妈的红丝带活动一直关注着他,照顾着他,几年过去了,时间镜头拉到2011年,此时的他活泼、开朗,心灵健康而美好。这说明了孤独症的孩子需要关心,需要爱,如果每个人都能付出一点点爱,这些孩子治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非常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帮助他们。(16届 张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