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失与得—读《只有一个人生》

2014-06-12 作者:初二(8)班 张馨怡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春风温和地吹散,余下一片厚重的空白。双耳在远去微风的余音里找到轻微的叹息,像在思考风过之处有怎样的温暖和怎样的茫然。
    这样说有些拗口,其实我也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也许只是感慨世事无常变幻之间每一个粒子撞击带来怎样的得失困扰。美名曰:“思考人生”,也许只是庸人自扰。
    周国平先生的《只有一个人生》让我看到了一抹光亮。
    本来应当是这样:当你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势必已经失去了什么。比如你在数学周爽里面偶然的一个咸鱼翻身代表着一整个星期玩乐计划的泡汤,又或者用之后三天三夜的四肢酸痛换来山顶至高处美好景致的惊鸿一览。人生都是在权衡得与失之间小心翼翼地度过。或许当我们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中的“耕耘”理解为“失去”时可以更好地印证这一常态。我困惑并且带着悲观。
    周先生却指出说“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失而复得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献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
    真是绝妙的观点。人生的基调是由“失去”奠定的,因为基本的生理机能随着时间流逝日益衰退。于是当我们以终点为起点,宏观地来看待自己的人生历程,就会不难睿智地把你我所得归因于幸运与眷顾,同时不再幼稚地寻找自己丢失的源头。
    悲观的佛学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原来得与失之间确实需要权衡,而权衡的却不是事件本身,是一种豁达坦然的心态。既然取舍中包含千丝万缕的关联,何不斩断心绪,选择明智与清晰地辨识。“失”本是生存的基础,“得”却是生活馈赠的礼物;站在哲学的角度上,佛学虽然悲观却也不失为必要的清醒剂。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也更能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
    所以,最后我们要把“失”放在“得”的前面,并以此为题。

指导老师:汤琳